日期:2020-11-23 10:56
应用进行规定的法律法规,相关的规定散见于民法典、网络安全法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、刑法等法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。由于缺乏系统性和细化针对性,现有立法的相关规定在防范和应对人脸识别风险方面显得力有不逮。最近公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(草案)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,可以提供相对具体的法源支持。但个人信息毕竟是人脸信息的上位概念,在法条适用中,还需结合特定主体和场景进行细化解释,以符合场景正义。囿于篇幅,本文仅以国家(行政机关)、事业单位、私主体(营利法人)三类主体可否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判断为例作简